养生原则:秋冬养阴、养肾防寒。
注意锻炼:多散步、慢跑等,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。
饮食宜忌:合理进补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,多吃羊肉、鸡肉、甲鱼、核桃仁、大枣、龙眼肉、山药、莲子、百合、栗子等。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、温肾阳、健脾化痰、止咳补肺的功效。当然体质偏热、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、少食为好。忌一切寒凉之物,如冰激凌、生冷食品。
大寒是农历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亦是公认的进补好时节。大寒正是一个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,饮食起居应随之“转轨”。养生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,宜热食,防止损害脾胃阳气,但燥热之物不可多吃。
-
大寒时节养心气
暖身先暖心
心神旺盛,气机通畅,血脉顺和,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,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。因此在大寒时节,我们应安心养性,怡神敛气,保持心情舒畅… -
穿衣要保暖
第一要义是御寒保暖
由于天气寒冷,上了年纪的人,一般都有肌肉萎缩和动作缓慢的现象,因此,选择宽大松软、穿脱方便的冬装很重要。养生专家提示,患有气管炎… -
起居宜早睡晚起
居室常通风
大寒时节,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,做到早睡晚起,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,晚起是为养阴气,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。为了避免寒风… -
饮食要减咸增苦
多吃苦味助心阳
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,而肾主咸,心主苦。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,咸胜苦,肾水克心火。若咸味吃多了,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,从而使心阳… -
大寒进补宜封藏
进补到尾声
中医认为,秋季进补适宜“平和”,冬季进补适宜“封藏”。俗话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为抵御严寒补充元气,在冬季应少食生冷之物。
冬瓜、冬枣、冬甘蔗
大寒过后,天气更加寒冷,人体的血管遇冷收缩后容易导致血压升高,此时人们的饮食也偏于高热量、高脂肪,容易导致血糖和血脂偏高。这时,千万别忘了冬日的看家“三冬”。